計劃在美國上市的易傳媒成為中美會計跨境監管僵局的最新犧牲品。因為中美存在分歧,中方拒絕向美方監管機構提供四大中國分支機構的審計文件,導致它們的客戶公司提交的財務文件得不到美國證監會的認可,赴美上市計劃被迫擱淺。如果打不開僵局,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路子基本就被堵死了。
籌得逾3,000萬美元的風投資金后,中國在線廣告平臺公司易傳媒(AdChina)去年申請在納斯達克上市。但易傳媒近日承認,公司不會在納斯達克或任何其他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。原因并不是因為投資者對該公司股票沒有興趣或任何公司丑聞,而是因為美國和中國金融監管機構之間目前存在分歧。
簡而言之,由于擔心可能的欺詐行為,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目前不認可四大審計事務所旗下中國分支機構的審計工作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表示,如果它可以審查相關審計工作的底稿,則可以接受這些機構的審計結果。但中國監管機構稱,中國法律禁止傳播這樣的文件。據信,中美雙方正在幕后就這一僵局展開談判,雖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去年12月還對四大審計事務所的中國分支機構提起訴訟,指控后者涉嫌違反美國證券法。
與此同時,總部設在上海的易傳媒等公司則成為了犧牲品。這家公司聘用普華永道(PricewaterhouseCoopers)中國附屬公司為其會計,意味著它不能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頒發的有效登記聲明。因此,從法律上而言,易傳媒就無法完成美國IPO。
金沙江創業投資(GSR Ventures)聯席創始人林仁俊解釋稱:“對于任何希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而言,這都是一個問題。”林仁俊同時也是易傳媒的董事。
林仁俊不愿透露易傳媒的下一步計劃,但似乎暗示后者可能會在亞洲其他地方上市。
他解釋說:“第二個問題是,許多決定中資企業全球募資計劃的決策者已經轉移到香港。我聽到的反饋是,他們一些人發現在香港上市更便捷。”
風險基金支持的中資企業赴美上市的高峰期是2010年,當年就有28家中資企業在美國上市。到2011年,這一數字的降幅超過一半。到2012年,僅有2家中資公司赴美上市。除非這個爭議能得到解決,否則不要指望2013年有任何中資企業會赴美上市。(財富中文網)